钟院士认为,80%的时间在室内,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室外造成的污染还严重。现在的问题在于,目前室内的净化装置良莠不齐,确实有一些是鱼目混珠。
国际在线报道(记者 郭翔宇) 在本届两会上,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钟院士带着四份新建议抵京履职。今年,钟院士持续关注医改、环境污染治理等议题。
谈医改困难,说污染治理。是81岁的钟院士履职十年的两个关键词。今年他提出的**份建议,仍然跟医改有关。钟院士直言,目前的医改,还是没有切中“要害”,医改进展还不够快,主要在于供给端没有解决。供给端的要害是供给端的真正的公益性没有做到。公立医院要坚持公益性,是钟院士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。他认为,让医生的工资和创收脱钩的同时,也应当保障**医护人才,特别是归国人才的正常待遇,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。**的科技人员,**得太厉害!把奖金打到工资和一般的奖金当中去,这些本来应当是他的奖励,另外一些**科技人员的安家费,在广东是打超过20%到40%的税。钟院士呼吁,既然筑巢引凤,安家费就不该打折,奖金扣税也应适当“减负”。对这些科技人员,一方面给他们一些待遇,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又从他的口袋拿出一大部分,很不合理,打击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。
作为一名呼吸病学专家,手术室外的钟院士,**关心的还是人们的呼吸健康。今年,钟院士又带来了有关大气环境治理的相关建议。不过这一次,他的目光从室外移向室内。钟院士认为,治理空气污染,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室外。今年应更加重视室内污染的治理,因为80% 的时间在室内,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室外造成的污染还严重。现在的问题在于,室内的污染是可以采取方法减轻的,但是目前室内的净化装置良莠不齐,确实有一些是鱼目混珠。空气净化器跟电视、手机不太一样。那些东西好不好很容易被用户感受得到。
钟院士希望,通过推广消费者易于识别的标识,让老百姓对鱼龙混杂的空气进化器市场,也能看个明白。建议在全国要设立空气净化器的评估标准,去年底已经建了一个,但是那个是**标准,实际上我们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做起一个标识评估。
【如果您还没有关注“公司名称”手机网站】